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量子光學重點實驗室劉紅林副研究員課題組在散射定位和成像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以“Imaging and positioning through scattering media with double helix point spread function engineering”為題發表于Journal of Biomedical Optics期刊上。
散射現象對依靠彈道光傳遞信息的傳統成像技術造成了極大的阻礙。很多領域對透過散射介質實現高分辨成像都有迫切的需求,這促使大量的資源投入到相關研究中,也促進了散射成像技術的發展。目前,主流散射成像技術僅能實現目標的二維成像和相對位置信息的獲取,難以三維定位和成像。雙螺旋點擴散函數(DH-PSF)可用于超分辨顯微成像,并實現三維定位,但應用場景通常是無散射或弱散射環境。迄今為止,尚未有其在散射環境中成像和定位的相關報道。
本研究工作系統分析了雙螺旋點擴散函數在散射環境下的定位能力,搭建了含有DH-PSF調制模塊的顯微實驗系統,并選用雞蛋殼膜和洋蔥表皮組織作為散射介質進行演示驗證。利用DH-PSF的特殊調制圖案,通過雙高斯擬合定位算法,實現了對兩種生物組織中熒光微球進行超分辨成像和定位,定位精度達到十納米級別。將平臺掃描和焦點DH-PSF解卷積相結合可以起到光學切片的作用,不僅實現了熒光微球的超分辨成像,還實現了周圍散射介質膜結構的清晰成像。相比于傳統的顯微技術和DH-PSF超分辨顯微技術,改進的DH-PSF 顯微可以對散射介質中的目標進行超分辨成像和定位。
圖1.實驗系統示意圖
圖2.散射環境中DH-PSF調制的仿真
所提出的方法可為散射介質中或通過散射介質進行更深入、更清晰的可視化提供了一種簡單的解決方案,結合熒光染料、納米粒子、量子點以及其他熒光探針,散射介質內的原位超分辨率顯微成像將成為可能。
圖3.雞蛋殼膜下熒光微球的定位和成像結果
相關鏈接:https://doi.org/10.1117/1.JBO.28.4.046008
審核編輯 :李倩
-
模塊
+關注
關注
7文章
2735瀏覽量
47750 -
成像技術
+關注
關注
4文章
293瀏覽量
31517 -
成像
+關注
關注
2文章
243瀏覽量
30545
原文標題:上海光機所在超分辨散射成像和定位研究獲進展
文章出處:【微信號:光行天下,微信公眾號:光行天下】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上海光機所在基于激光時頻同步的精密測量方面取得進展

新型超分辨顯微成像技術:突破光學衍射極限

上海光機所在摻銩鈧酸釓脈沖激光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上海光機所在多路超短脈沖時空同步測量方面取得研究進展

上海光機所在基于強太赫茲與超表面的硅基非線性光學研究上取得進展

上海光機所在基于空芯光纖的超快脈沖壓縮與紫外飛秒激光產生研究中取得進展

西安光機所在阿秒高時空分辨成像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上海光機所在提升金剛石晶體的光學性能研究方面獲新進展

什么是散射成像技術?

西安光機所在超表面非線性光子學領域獲得新進展

上海光機所在高重頻大能量中波紅外激光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