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現代傳感器重要的制造技術,MEMS工藝深刻地影響了現今傳感器產業的發展。可以說,MEMS的工藝技術都是從集成電路(IC)行業借鑒而來的,特別在MEMS剛興起時,傳統IC行業的工藝設備和技術為MEMS制造提供了巨大的基礎設施。比如,MEMS中使用的光刻設備,可能是為IC制造而設計的前幾代設備,但設備的性能足以滿足MEMS的要求,其價格卻大幅降低。
MEMS芯片制造采用光刻、干法刻蝕、濕法刻蝕、薄膜沉積、氧化、擴散、注入、濺射、蒸鍍、鍵合等基本工藝步驟來制造復雜三維結構的微加工技術。隨著多年發展,MEMS領域也出現了一些專門的工藝,例如各向異性濕法蝕刻(anisotropic wet etching)、晶圓鍵合(wafer bonding)、深反應離子蝕刻(deep reactive ion etching)等,但其應用仍然僅限于 MEMS,目前來看并沒反過來應用于IC行業。
一般來說,MEMS芯片制造的基本工藝包括三個關鍵步驟:沉積(Deposition)、圖形化轉移(Patterning)、蝕刻(Etching),整個過程即:①晶圓/襯底涂抹光刻膠,然后②通過對光刻膠曝光,去除非圖形化部分的光刻膠,然后③用光刻膠作為掩模來蝕刻下方的材料。整個過程重復進行,直到完成微觀結構。

下文全面介紹MEMS芯片中制造的常用基本工藝,以及討論各種工藝對MEMS芯片及傳感器產品的影響,部分目錄如下:
↓↓↓向下滑動,查看更多↓↓↓
一、沉積1、外延(Epitaxy)2、氧化(Oxidating)3、濺射(Sputtering)4、蒸發(Evaporation)5、化學氣相沉積(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6、多晶硅(Poly silicon)的沉積7、二氧化硅(Silicon Dioxide)的沉積8、氮化硅(Silicon Nitrides)的沉積9、旋涂工藝(Spin-On)二、光刻1、掩膜版(Mask)與光刻膠(Photoresist)2、光學曝光(Exposure)3、光刻膠厚度對光刻的影響4、地形高度變化對光刻的影響5、視場(field of view)對光刻的影響6、需要雙面光刻的情況三、刻蝕1、濕法刻蝕(1)濕法與干法刻蝕(2)各向同性與各向異性(3)刻蝕的三維結構(4)小結2、干法刻蝕(1)電化學蝕刻(2)等離子蝕刻與反應離子刻蝕(3)深度反應離子蝕刻(博世工藝)
來源:芯生活SEMI Businessweek
一、沉積 外延(Epitaxy)、氧化(Oxidating)、濺射(Sputtering)、蒸發(Evaporation)等屬于沉積(Deposition)類別的基本工藝,也是用于沉積均勻的半導體、金屬、絕緣體和聚合物層的常用技術。1、外延(Epitaxy)
外延是一種在硅晶圓上生長晶體硅(crystalline silicon)層的沉積方法,但具有不同的摻雜劑類型和濃度。外延層的厚度通常為 1 至 20 μm。它表現出與下面的晶體基板相同的晶體取向。當然,如果是在非晶材料(例如二氧化硅層)上生長時,它是多晶的。







沉積過程中應力水平隨濺射功率和腔室壓力而變化,在較低功率和較高壓力下出現拉伸應力(tensile stress),在較高功率和較低壓力下出現壓縮應力(compressive stress)。零應力沉積的理想點很難難控制。在沉積過程中加熱基底有時可以用于減少薄膜應力。 許多金屬,特別是金、銀和鉑等惰性金屬,不能很好地粘附到硅、二氧化硅或氮化硅上,在沉積后或在后續處理過程中會立即剝落。一層薄薄的(5 至 20 納米)粘合層(adhesion layer)與底層材料及其上方的金屬粘合,使惰性金屬能夠粘附。最常見的粘附層是 Cr、Ti 和 Ti/W 合金。惰性金屬必須在真空的情況下沉積在粘合層上,因為空氣中的氧氣會立即氧化粘合層,使其粘合效果失效。

蒸發是一種來自相對較小體積來源的定向沉積過程。這導致大部分材料顆粒以特定角度沉積到基板上,導致臺階覆蓋不良,并有角落和側壁暴露的現象。如果需要薄膜連續性(例如,當金屬是電互連時),這通常是不期望的效果。在沉積過程中旋轉基板以不同角度面對源會減少這種影響。 通過蒸發沉積的薄膜往往會表現出拉伸應力,并且隨著材料熔點的升高而增加。例如,蒸發的鈮和鉑薄膜可能具有超過 1 GPa 的拉伸應力,足以導致晶圓卷曲甚至剝離。此外,與濺射一樣,許多金屬必須使用粘合層。5、化學氣相沉積(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化學氣相沉積(CVD)的工作原理是在受控氣氛中引發表面化學反應,從而導致反應物質沉積在加熱的基材上。與上一節的濺射相反,CVD是一種高溫工藝,通常在300°C以上進行。在IC行業對用于多層電互連的高質量、薄電介質和金屬薄膜的需求的推動下,CVD技術發展已大幅增長。 通過CVD沉積的常見薄膜包括多晶硅、硅氧化物和氮化物、鎢、鈦、鉭等金屬及其氮化物,以及最近的銅和低介電常數絕緣體(εr<3)。后兩者正在成為IC行業中超高速電氣互連的主力材料。而在MEMS領域,多晶硅、氧化硅和氮化物的CVD沉積是最常見的。





摻雜的多晶硅薄膜的固有應力可能很大(>500MPa),應力可能是拉伸應力,也可能是壓縮應力,具體取決于沉積溫度。此外,薄膜厚度上通常存在應力梯度,這會導致釋放后的微機械結構卷曲。所以需要在900°C或更高溫度下進行退火,通過晶界的結構變化產生應力松弛,并將應力降低至微機械結構通常認為可接受的水平(<50MPa)和應力梯度。 7、二氧化硅(Silicon Dioxide)的沉積 通過在APCVD、LPCVD或PECVD反應器中使硅烷和氧氣發生反應,在低于500°C的溫度下沉積二氧化硅。由于與熱生長氧化物的工藝(thermally grown oxide,簡稱熱氧)相比溫度較低,因此被稱為低溫氧化物(LTO,low-temperature oxide)。






- 光刻膠(Photoresist)的應用,它是一種感光乳劑層;
- 光學曝光(Exposure),將掩膜版(mask)上的圖像打印到光刻膠上;
- 浸入顯影溶液(Developer)中,以溶解曝光后的光刻膠并使潛像可見。






焦深(Depth of focus)是對光刻更嚴格的限制,特別是考慮到需要曝光較厚的光刻膠或適應晶圓上的幾何高度變化。接觸式和接近式系統的焦深很差,也受到菲涅爾衍射的限制。 在投影系統中,可以通過調整焦點設置來移動圖像平面,但一旦固定,該平面的焦深就會限制為 ±0.5 × λ/NA^2,也就是說,焦深通常限制在幾微米。投影模式的光刻系統顯然是一種優越的方法,但系統的成本可能比接近模式或接觸模式的系統高得多。










KOH是迄今為止最常見的ODE。刻蝕速率通常在[100]方向給出,對應于刻蝕前沿為{110}平面。{110}面在KOH中的刻蝕速度大約是{100}面的兩倍,而{111}面的刻蝕速度比{100}面慢大約100倍。后一個特征通常用于在{100}硅片上制作V形凹槽和溝槽,這些凹槽和溝槽由{111}晶面精確描繪。















審核編輯 黃宇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3文章
51390瀏覽量
756566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170瀏覽量
427225 -
mems
+關注
關注
129文章
3958瀏覽量
19109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大話芯片制造之讀后感超純水制造
SMT工藝流程詳解
mems傳感器是什么意思_mems傳感器原理是什么
簡述連接器的工藝流程
上海工研院MEMS取得重大突破,智能傳感器工藝從定制化向標準化持續邁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