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道路可能將由發光的樹木而不是路燈照亮,麻省理工學院的工程師們已經創造出了具有生物發光能力的植物。研究人員將特殊的納米粒子注入到豆瓣菜的葉子中,結果讓這株植物在接下來的近4個小時里持續散發著微光。
為了創造出發光的植物,麻省理工學院的工程師們使用了一種名為熒光素酶的生物酶。熒光素酶能夠對熒光素分子產生作用,導致其發光。另外一種名為輔酶A的分子會通過消除一種抑制熒光素酶活性的反應副產物,給這一發光過程提供幫助。麻省理工學院的團隊將這些化學成分裝載到不同的納米載體上。納米粒子幫助生物酶到達植物的正確位置,同時也會阻止生物酶形成一種對植物來說有毒的濃聚物。最終豆瓣菜植物能夠像臺燈一樣發出了光亮。研究人員認為通過進一步的調整,這項技術也能夠獲得足夠的亮度為工作場所甚至是一整條街道提供照明,同樣也能夠用于低強度的室內照明。麻省理工學院化學工程系教授Michael Strano稱:“我們希望能夠讓植物作為一種臺燈使用,而且這樣的臺燈不需要插電。燈光最終將源于植物本身產生的能量。”他補充道:“我們的研究為新型路燈和室內照明打開了新的大門,這種燈光完全來自于特殊處理的植物。熒光素酶構成的氧化酶在許多生物發光植物體內都存在。”螢火蟲能夠通過一種化學反應發出光亮,在這一過程中熒光素被熒光素酶轉變成氧化熒光素。這一反應過程是非常高效的,這意味著幾乎所有參與反應的能量都快速轉變成了光亮。
照明的損耗占到了全世界能源消耗的20%左右,因此使用發光植物取代照明能夠明顯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最初研究人員在進行這個項目時,只能夠讓植物發光大約45分鐘,現在已經提升到了3.5小時。一株10厘米高的豆瓣菜幼苗產生的光亮目前只有正常閱讀所需亮度的千分之一,但是它仍然能夠照亮書頁上的字。麻省理工學院的團隊認為,通過進一步優化化學物質的濃度和釋放速度,能夠提高植物發出的光亮和持續時間。對于這項技術,研究團隊希望研發一種方式將納米粒子印刷或者噴射到植物的葉子上,從而把樹木或者其它大型植物變成光源。研究人員也證實,他們能夠通過添加攜帶了一種熒光素酶抑制劑的納米粒子之后,關掉植物的發光能力。這就使他們有可能最終創造出一種能夠對陽光等環境條件作出反應并關閉發光功能的植物。
-
照明
+關注
關注
11文章
1523瀏覽量
131560 -
生物發光
+關注
關注
0文章
3瀏覽量
6611 -
納米粒子
+關注
關注
0文章
19瀏覽量
8586
原文標題:麻省理工研發植物光源,未來或取代路燈照明
文章出處:【微信號:cnledw2013,微信公眾號:CNLED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25年AI領域突破性技術

養護新科技!三思照明全光譜支架植物燈更“懂植物”

麻省理工學院研發全新納米級3D晶體管,突破性能極限
麻省理工學院推出新型機器人訓練模型
干貨滿滿!五大調光方式讓你全面了解LED照明

LITESTAR 4D應用:溫室植物照明案例
超級電容器憑什么能取代鋰電,可能嗎?

麻省理工學院研發RoboGrocery系統,雜貨店自動化裝袋新篇章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洞察與思特沃克發布最新報告
一種用于化學和生物材料識別的便攜式拉曼光譜解決方案

麻省理工與Adobe新技術DMD提升圖像生成速度
麻省理工學院開發出新的RFID標簽防篡改技術

迷思科技獲數千萬Pre A輪融資,安森美和理想汽車續簽長期供貨協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