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認為,鋰云母提鋰目前技術障礙解決,已具競爭力,2018年之后將成為碳酸鋰供應的重要來源。
目前的鋰資源供給格局中,鋰輝石提鋰放量趨于確定,鋰云母提鋰和鹽湖提鋰成為重要的變數。現階段鋰云母提鋰一方面技術問題得到基本解決,另一方面其提鋰成本可與鋰輝石提鋰競爭,2018年鋰云母提鋰已經進入放量期,在碳酸鋰供給中扮演超預期的資源補充者角色。
產能方面
2018年預計產量近2萬噸,未來放量進一步加速。目前包括江特電機、南氏集團、合縱鋰業等企業現有產能都在持續運行中,永興新能源、道氏技術、九嶺新能源等企業也都有新建產能將陸續投放。
根據預計,到2018年底鋰云母提鋰產能超5萬噸,未來規劃產能超過15萬噸。碳酸鋰年產量2018年可達1.8萬噸左右,到2020年產量保守估計6萬噸。
在原料端,宜春鉭鈮礦和宜春礦業公司現階段都分別具備130-150萬噸的原礦采選規模,基本對應2-3萬噸碳酸鋰當量的原料需求,未來采選規模將翻倍。
成本方面
鋰云母原料成本更低,提鋰總成本可與鋰輝石競爭。即使直接購入鋰云母精礦,按照不同品味,生產一噸碳酸鋰大約需要14-20噸鋰云母精礦,按照1500-2000元/噸鋰云母精礦的價格計算,原料成本為25000-40000元左右,按照拆分,鋰云母生產電池級碳酸鋰的成本為70555元/噸,基本與進口鋰精礦模式的水平相當,終極成本可與一體化鋰輝石提鋰競爭,達到每噸碳酸鋰40000元左右。
技術方面
經過技改后技術成熟度提升,多家企業已經走通。6月22日,江特電機董事長兼總經理朱軍表示,公司建設的10000噸鋰云母生產碳酸鋰的生產線,生產設備安裝調試順利,預計7月份左右點火試產。
目前實證走通和在建的鋰云母提鋰產線所用工藝主要有兩類:一種是采用酸法焙燒、另一種是采用鹽法焙燒,其中輔料是關鍵。
目前各家企業通過多次技改,無論是除氟、收率不高、廢渣處理等問題都得到有效解決,主要的技術障礙都已掃清。并且現在碳酸鋰工業級和電池級的價差有縮小的趨勢,說明鹽湖、云母產出的產品可以直接或經過提純應用于下游動力電池產品。
-
碳酸鋰
+關注
關注
1文章
155瀏覽量
10342
原文標題:【高工鋰電?風向】技術瓶頸破題 云母提鋰開始放量
文章出處:【微信號:weixin-gg-lb,微信公眾號:高工鋰電】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億緯鋰能榮獲歐盟電池法規TüV SüD Mark證書
全固態鋰金屬電池的鋰陽極夾層設計

HarmonyOS NEXT應用元服務開發Accessibility(信息無障礙)介紹
鋰鐵電池怎么充電
通信電纜常見障礙分類介紹
華為云 Flexus X 實例創新柔性算力技術,助力企業提質、增效、降本

華為致力于推動無障礙技術發展
將廢正極材料升級為高穩定性鋰硫電池的雙功能催化劑!

天齊鋰業一季度最高預虧43億 天齊鋰業股價跌停
交通運輸部大力推廣適老化無障礙交通服務
基于薄膜鈮酸鋰的高性能集成光子學研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