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淀,各家顯卡廠商的產品布局已經陸續就位。我們之前已經評測過一款采用雙風扇設計的映眾RTX 2080Ti,不僅擁有強大的性能還有著比同期產品更加小巧的外觀,當然在體積的限制下,散熱表現也只能算正常水平。映眾應該也是考慮到了這樣的情況,在近期推出了一款外觀設計上與黑金至尊OC一脈相承,但將散熱器規模增加到了三風扇布局,同時提升頻率已獲得更強性能。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這款映眾RTX 2080Ti Gaming OC。
外觀
和之前“黑金至尊”系列保持一致,采用了標志性的橙黑配色外殼,但風扇從黑金至尊系列的雙風扇增加到了三個,整體長度僅僅從268mm增加到272mm,基本保持了不變。
背部一體式金屬背板得到了保留,很大程度上加強了顯卡的強度。
風扇直徑相比雙風扇的黑金至尊有所縮減,但三枚風扇帶來的風量顯著增加。
作為一款TDP達到了250W的顯卡,8+8Pin設計也就理所當然了。
接口部分與公版產品保持高度一致,三枚DP1.4、一枚HDMI2.0以及一枚USB-C接口均可以支持4K輸出,其中USB-C接口可以支持最高35W的對外供電,以解決頭顯的單線纜連接需求。
首先是這款名為HerculeZ X3的散熱器,擁有總長度達1.16米的4條熱管和密度很高的散熱鰭片,并且考慮到用戶的雙卡需求,映眾在散熱器厚度上進行了纖薄化設計,以保證整體厚度在2槽位。
PCB仍然是我們熟悉的公版方案的加強版,16相數字供電非常豪華,并且采用了全鉭電容設計,相比傳統固態電容有著更好的電氣性能并且穩定性大幅增加。
GDDR6顯存方面是來自美光的產品,單顆1GB組成共11GB的總顯存,等效頻率14000MHz。
GPU核心型號為TU102-300A-K1-A1,采用臺積電12nm工藝制造,擁有4352個CUDA,68個RT Core,544個Tensor Core。默認頻率1590MHz,Boost頻率達到1665MHz。
測試平臺
測試平臺方面我們選擇了目前最頂級的酷睿i9-9900K處理器,雙通道16GB內存,以及4K HDR顯示器進行測試。
基準性能測試
基準性能測試我們選擇了3DMark和Valley1.0進行測試。
可以看到,映眾RTX 2080Ti Gaming OC的性能表現還是相當強悍的,更高的頻率帶來了強于NVIDIA官方出廠超頻的公版產品水平。性能遠超前代旗艦GTX 1080Ti。在DX11項目中這一優勢達到了21%,在DX12的TimeSpy中這一優勢顯著拉大,達到了49.5%,這說明新的圖靈架構對DX12的支持效率有了顯著的提高。
4K游戲測試
既然是RTX 2080Ti,我們的游戲測試干脆直接以4K最高畫質來進行,來看一看映眾這張顯卡的表現如何。
可以看到,映眾RTX 2080Ti完全可以在4K最高畫質下流暢運行目前的主流高畫質大作,并且可以保證類似《彩虹六號:圍攻》這樣的作品跑滿144Hz電競顯示器。
關于此次NV推出的DLSS技術,可以通過深度學習來實現超采樣大幅提升性能的同時還增強了反鋸齒效果,實際測試來看,的確表現值得期待。
散熱壓力測試
映眾在RTX 2080Ti Gaming OC上將顯卡的散熱器從雙風扇升級到了三風扇布局,并且提升了GPU頻率。從測試結果來看,室溫26℃,滿載烤機的峰值溫度約為75℃,這對于一款雙槽厚度的顯卡來說表現相當不錯。
而功耗方面則在雙烤狀態下達到了410-425W左右的功耗,如果你是用類似配置,那么600W以上的額定功率的電源會是比較穩妥的選擇。
總結:
映眾RTX 2080Ti Gaming OC以相對較高的頻率和輕薄的散熱器設計帶給了我們相當不錯的印象。相比公版更強的性能以及比雙風扇版本更強的散熱都讓它有理由成為一款值得推薦的產品。
-
顯卡
+關注
關注
16文章
2462瀏覽量
6816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英偉達RTX 5070顯卡獲Vulkan1.4認證
技嘉科技發布GeForce RTX 5090 D 和RTX 5080系列顯卡

hyper v 顯卡,hyper v 顯卡怎么樣

技嘉CES 2025發布RTX 50系列顯卡,升級散熱縮小體積
英偉達發布Blackwell架構RTX 50系列顯卡
技嘉于 CES 2025 首度亮相升級散熱設計與精實體積的 NVIDIA GeForce RTX 50 系列顯卡
RTX 5090顯卡即將量產 配置細節曝光
Nvidia 再推出特供版顯卡 GeForce RTX 5090D

TecLab和Paulo Gomes聯手改建RTX 4070 Ti Super顯卡,性能超越RTX
NVIDIA發布兩款新的專業顯卡RTX A1000、RTX A400

技嘉RTX 4070 Ti SUPER Eagle OC ICE冰獵鷹顯卡評測

評論